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主页 > 理论研究 > 科研成果 >

发挥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 人才教育培养的主阵地作用

来源:河南省社会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16-04-21 18:00点击:

【摘要】社会主义学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新形势下,河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全体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委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围绕“大统战工作格局”创新培训理念;重视对党外人士“加强培养、提高素质”,完善课程设置;遵循党外人士成长规律,改进培训方式;创新教学科研手段,加强理论研究;立足全面发展,推进“正规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关键词】统一战线;联合党校;培训理念;科研手段
 
     社会主义学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中共河南省委统战工作会议上,对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社会主义学院新的任务。全省各级社会主义学院要认清形势,明确任务,主动跟进,积极作为,把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放在大局中去认识、去把握、去部署、去推进,不断提升社会主义学院正规化办学水平,实现社会主义学院事业新发展。
 
一、贯彻中央、省委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们党历来重视社会主义学院工作。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都对建好社会主义学院有过重要指示。胡锦涛同志提出社院要加强“三个基地”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更是高瞻远瞩,早在福建工作时就提出“社会主义学院要积极探索高层次、正规化、有特色的办学路子”。这些指示精神不仅对于鼓励鞭策社会主义学院加快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于进一步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乃至统一战线工作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2003年中共中央统战部颁发《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暂行条例》起,标志社会主义学院“正规化”建设迈出第一步,到2006年中共中央颁发《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201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2010—2020年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纲要》、2012年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再到2015年5月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召开、《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颁布实施,2015年9月中共河南省委统战工作会议召开,随后下发《中共河南省委加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工作意见》对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提出新要求,做出新规定。如 “支持社会主义学院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联合党校的作用”;“更好地发挥河南省中华文化学院的作用,开展面向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的文化交流活动”;“加快社会主义学院正规化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等。特别是中央、省委进一步明确“发挥社会主义学院作为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主阵地作用”。这一新的定位,对于社会主义学院工作特别是正规化建设具有全方位指导意义。
 
     “主阵地”作用,强调了社会主义学院是统一战线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党外代表人士培训的“主渠道”、党外代表人士学习交流的“主平台”;强调社会主义学院在促进党外代表人士成长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强调社会主义学院在造就高素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当好“主人翁”、守好“主阵地”,要求我们深刻领会中央、省委统战工作会议和《条例》《意见》精神,对社会主义学院各项工作特别是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意义和规范化作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精力凝聚到社会主义学院建设上来,有效实施“四个转化”:把省委对统战工作的新任务转化为社会主义学院工作的新目标,强力推进学院正规化建设;把统一战线各领域的新部署转化为社会主义学院培训工作的新实践,广泛开展教育培训;把对党外人士教育培训工作的新要求转化为教学改革的新动力,着手进行学科建设;把统一战线的新理论、新问题转化为社会主义学院开展科研、发挥“智库”作用的新课题,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学院方针政策宣传基地作用。通过“四个转化”,切实把“联合党校”特色展示好、“主阵地”地位体现好、“三个基地”作用发挥好,推动社会主义学院各项工作提速换挡、全力前进。
 
二、紧紧围绕“大统战工作格局”,创新培训理念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指出:“坚持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牵头协调、有关方面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格局,形成工作合力。” “大统战工作格局”对社会主义学院教育培训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也对社会主义学院传统办学理念提出新的挑战。
 
     一是把握培训需求,开展“大教育”。统一战线工作范围、对象以及统战干部是社会主义学院的培训对象。培训对象扩大化决定社会主义学院培训要开展 “大教育”。对此,河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提出“党外领导干部重点培训、后备干部强化培训、骨干人才抓紧培训、基层干部加强培训”的思路,实现全省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全覆盖”,5年内将重点培训对象轮训一遍。
 
     二是拓宽培训渠道,推进“大课堂”。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学院现有的培训模式、师资力量与课堂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党外代表人士培训的需求,我们要大力实行开门办学、送教上门等形式延伸培训“课堂”的辐射面。特别要广泛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即网络教学的广阔空间辅助教学培训,线上线下共同发力,构建“大课堂”,有效整合特色资源,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库,满足党外干部培训的需要。河南省社会主义学院目前正在着手打造“网上学院”,打造“课程超市”。
 
     三是规范各类班次,实现“大提高”。通过采取开设定期培训与不定期轮训、长期班和短期班、主体班与其他班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探索联合办班,形成分类科学、层次合理、长短结合的培训班次,不断提高培训效果。在培训方式上,以授课讲座、现场教学为主,实现院内与院外、小班级与大课堂、专家讲座与学员交流三者相结合。通过组织现场教学、文化体验、学员论坛、音乐熏陶等活动,激发学员学习兴趣,使学员坐得住、听得进、用得上,实现培训效果“大提高”。
 
三、“加强培养、提高素质”,完善课程设置
     习近平指出,党外代表人士工作的关键是加强培养、提高素质。习近平深刻分析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培训什么、怎样培训的问题,为社会主义学院教学内容改革指明了方向。我们要通过“三个突出”调整社会主义学院教育培训课程体系。
 
     一是突出共识教育。作为承担特殊政治使命的干部院校,社会主义学院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学院姓“社”,通过共识教育最大限度地增进政治共识,汇集正能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持久、广泛的力量支持,巩固共同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学历高、专家多、知识背景丰富,而且独立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这对社会主义学院做好教育培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学,及时做到中央、省委的最新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学员头脑。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教育,促进党外代表人士正确认识我国政党制度的历史必然性、现实合理性、巨大优越性,从而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教育,凝聚共识,团结党外代表人士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二是突出统战特色。通过丰富完善统战特色课程体系,打造社会主义学院精品课程。当前,要把“中央、省委统战工作会议精神解读”列入各班次教学计划,在各班次作专题辅导报告,保证最新理论成果及时进课堂、进教材。除政治理论专题外,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互联网+”等当前社会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增设新的系列课程,使教学紧跟社会热点,更贴近实际,满足学员需求。根据班次不同,认真设计相关统战理论与政策教学板块,实施统战特色教学。
 
     三是突出能力培养。《中共河南省委加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工作意见》明确指出:“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我们要围绕这三项职能设计课程,不断提高党外代表人士的履职能力。满足党外代表人士的要求,做到以用为本,注重个性化需求;坚持把政治把握、能力培养作为核心课程,改变“满堂灌”、一味理论阐释的教学形式,既注重提高学员的政治理论素养,又注重提升参政议政能力,帮助学员解决实践中遇到的疑惑,把实践经验升华为理性认识,再去指导实践;防止脱离实际的倾向发生,切实做到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遵循党外人士成长规律,改进培训方式        
     党外代表人士成长有自身特点,特别是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成长的社会环境、实践基础、自身状况既不同于老一辈党外代表人士,也不同于中共领导干部。社会主义学院的“联合党校”办学特色决定了必须采取独特的教育培训方式,以满足多样性的时代特征和多样化的学员需求,增强教学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提高吸引力、感染力。
 
     一是综合运用讲授式、案例式、模拟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增强培训的实效性。把多种教学形式有机结合,广泛深入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把互动式与实践式教学有效结合,加大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互动研讨辩论的课时占比;高效组织小组讨论、联组交流、结构性研讨、学员论坛等,最大限度地发挥学员在教育培训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其自觉学习的内生动力,在多样性中求统一性,增进政治共识,提高履职能力,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
 
     二是积极运用以个性化需求为导向的“菜单式选学”,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在选学设置上,以“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为目标,突出培训对象主体地位,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员为中心,变封闭型教学为开放型教学,变“教师讲什么,学员听什么”为“学员需要什么,教师讲什么”,调动学员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互动中实现政治引导,真正对提高党外代表人士履职能力有帮助。
 
     三是有效运用实践性教学,实现课堂教学延伸。实践锻炼是党外代表人士成长的重要环节,是弥补党外代表人士行政领导岗位历练较少、管理水平不足、视野有限的有效途径。对社会主义学院来说,开展党外代表人士实践锻炼主要是组织实施好实践性教学和社会考察。目前,河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在安阳红旗渠、信阳大别山和济源市、新乡市等地开设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实践教学,学员们学到了鲜活经验,深化了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增强了“三个自信”,提高了履职意识和能力。
 
五、积极创新科研手段,加强理论研究
     培训是生命,科研是翅膀。科研水平怎么样,与教学质量提高、理论创新进步、党委和政府“智库”作用发挥密切相关。全省各级社会主义学院一定要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充分发挥科研在教育教学中的基础性作用,继续解放思想、创新手段、大胆探索,加强统一战线学科建设,发挥好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基地和“智库”作用。
 
     一是明确科研思路。习近平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统一战线是一门科学,没有很强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是做不好的。这一重要观点为将统一战线理论科学化,建设中国特色的统一战线学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学院科研工作要以“建设统战学科”为目标,实现科研工作“三个快进”,努力做到“三个有所作为”,即紧跟中央、省委部署,快速进课堂、快速进教材、快速进研究,努力在提高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成效上有所作为,努力在加强新形势下爱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方面有所作为,努力在发挥党委、政府“智库”作用方面有所作为。
 
     二是优化科研布局。一要着力推进理论研究。爱国统一战线理论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研究是社会主义学院的重点优势学科,是社会主义学院科研工作的重点。要从把握统一战线面临的新形势、夯实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拓宽大团结大联合的视野方面加强研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积极推动理论创新,不断取得新的成果。二要着力加强对策研究。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加强对社会经济发展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努力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发挥好“智库”作用。
 
     三是深化科研改革。积极推进教学科研一体化,坚持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探索建立教学与科研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做到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实现教学与科研同步推进、共同提高。加快建立全方位开放的科研格局,加强与党政有关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协作和联合攻关。开发利用好受训学员的科研资源,倡导学员与社会主义学院联合选题。河南省社会主义学院要发挥在全省爱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领域的引领协调作用,组织多方联合攻关,加强科研协作,形成科研合力。
 
六、立足全面发展,推进“正规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中央、省委对社会主义学院办学提出明确要求,为全省各级社会主义学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学院发展道路,在“高层次、正规化、有特色”办学路子方面确定了方向。
 
     一是继续弘扬“八字”校风和“三自三不”教育方针。“爱国、团结、民主、求实”八字校风和“三自三不”教育方针体现了社会主义学院的办学方向、办学特色。在推进“正规化”建设中,坚持“三自”方针, 既继承了历史传统又赋予时代新意。无论是“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还是“自觉、自主、自为”,更要求社会主义学院加强顶层设计,做到周密组织,增进交流沟通,在塑造“有特色”过程中,坚持“三不”原则,既坚持原则又有特色。社会主义学院倡导“三不”,讲原则、重规矩、有界限,是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前提下倡导的“三不”。
 
     二是不断提升全省社会主义学院整体办学能力和实力。办好社会主义学院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党委、政府共同努力,这也是“大统战工作格局”的体现。要注重发挥各职能部门在社会主义学院事业发展中的合力作用,统筹协调好社会主义学院与各部门的关系,充分调动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河南省社会主义学院要加强对各市社会主义学院的业务指导,实现省、市社会主义学院整体推进,共同发展。
 
     三是加强社会主义学院教职工队伍建设。习近平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对统战干部提出“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明确要求。我们要认真践行这一要求,推行学习型社会主义学院建设,建设好社会主义学院职工队伍,把社会主义学院建成“党外人士之家”。
 
     四是切实改善社会主义学院办学条件。近年,各级党委、政府加大对社会主义学院的资金投入,社会主义学院的办学条件得到有效改善。目前,全省社会主义学院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要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科学的把握,更加严格的要求,更加高效的工作,把中央、省委确定的政策落实到位,推进社会主义学院“正规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