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院人应知:垃圾分类,重在知行合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文明意识与环保理念也在逐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但与此同时,生活垃圾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而激增。如果仅靠传统的填埋手段处理,必将导致“垃圾围城”,且对土壤水源也会产生极其严重的破坏。这使我们必须直面一个严酷的现实——究竟是我们掩埋垃圾,还是被垃圾掩埋了?毫无疑问,将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是破解这一垃圾困局的最优方案。而要实现最低成本、最高效率的垃圾处理,就必须从源头下功夫,从垃圾分类做起。
在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浪潮中,各地纷纷推出落实垃圾分类工作的新举措。郑州也从12月1日起正式进入了垃圾分类时代。推动垃圾分类,一方面,要强化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学院前期已组织了垃圾分类知识培训、发放了垃圾分类宣传手册、组织了资源回收日活动。现在每名教职工都知道垃圾要分类,但在面对具体情况时却会存在不知怎么分的困惑。在落实完善垃圾分类的工作中,必须有直观易懂、全面清晰的指引,因此,学院也在分类垃圾桶前设立了“垃圾分类指示牌”,让大家可以“按图索骥”正确投放。另一方面,就是要在行动上使垃圾分类成为大家的生活习惯。垃圾分类有难度,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大家不习惯。毕竟垃圾不分类的行为已经持续了很多年,要彻底改变这种行为难度可想而知。从长远来看,垃圾分类带来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是巨大的,是造福于子孙后代的。既然“势在必行、没有退路”,谁也避不开,那么,越早养成习惯越好。习惯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既需要规范上的刚性约束,也需要理念上的循循善诱。在结合学院实际的基础上,将制定垃圾分类激励约束制度,为垃圾分类工作构建起规则保障。学院将适时召开垃圾分类推进会,抽检教职工垃圾分类知识掌握情况,选树垃圾分类先进典型,引导教职工不仅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还要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批朋友”,共同参与垃圾分类工作。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全体社院人,务必要加增强责任意识,把垃圾分类工作做细做实,持之以恒抓下去,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有力促进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