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主页 > 社院建设 > 后勤建设 >

社院人应知:垃圾分类,为什么等不得

来源:总务处 发布时间:2020-01-07 15:18点击:

    最近,全中国人都在讨论一件事情——那就是垃圾分类!从上海开始到全国46个城市试点,垃圾分类提上日程似乎已经板上钉钉。或许有的人还在抱怨这项政策。但还是要说:垃圾分类的这场“战争”已经是迫在眉睫。
    
    原因一,垃圾产出量巨大
    中国是一个垃圾生产大国,早在2004年就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垃圾制造大国。中国目前全国生活垃圾年产量为4亿吨左右,并以大约每年8%的速度递增。那些被日常丢弃的垃圾没有消失,总会有一天以别的形式出现在大家的生活中。可能是吹来的风、喝到的水,是以垃圾为食的猪牛羊生产的肉类、奶制品,是在垃圾填埋场上种起来的有机蔬菜水果……
    原因二,健康代价高昂
    这么多年来我们因为垃圾处理不善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如上世纪90年代的广东省东莞市远丰村,村后有座高出海拔多米的垃圾山,剧毒的腐烂物和脏水渗透地下,污染了人们生活饮用的水源,在当地只要是用水,任何人都逃不开垃圾毒物对身体的侵蚀。仅有400人的村庄,10年间许多村民因患癌症死亡,被包括央视在内的众多媒体冠以——“癌症村”。目前解决垃圾山的问题,选择之一就是用焚烧代替填埋,但说到建垃圾焚烧场,各地市民几乎是谈虎色变。因为垃圾焚烧带来的二噁英污染物是地球上最致命的有毒物质之一。排放后可远距离扩散。一旦进入人体,会长久驻留,最终致癌。
    原因三,破坏生态环境
    每年约有800万吨塑料垃圾进入海洋,全部加起来可以绕地球420圈,而超过50种鱼类被发现正在食用塑料垃圾。每年至少10亿个海洋生物因塑料制品而失去生命。我们的随手一丢就是谋杀。这些扔进海洋的塑料垃圾需要400年的时间才能降解,对于海洋生物来说,就是一辈子的事情。他们的生存空间被垃圾侵占、食物被垃圾填满,如果不作出改变,死亡灭绝就是他们唯一的结局。
    原因四,陷入循环死结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淤泥”。淤泥就是微生物聚集的地方。环环相扣下,不光是鱼类,还有龟类、鲸类、鸟类等200多个物种。都不同程度地摄食了塑料微粒。从被我们随手丢弃到再次回到我们肚子里,塑料沿着生物链完成了一个完美的循环。维也纳大学的研究员指出,估计全球一半以上人口的体内都能找到——塑料微粒。海洋生物体内是整块的塑料,而人类的体内是塑料微粒。
    谁也不能拯救我们的家园,除了我们自己。打赢垃圾分类这场“战争”一定是艰难且漫长的,但是我们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