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河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坐落于美丽的河南省会“绿城”郑州——轩辕黄帝故里、华夏文明发祥之地,中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一带一路”打造中的经济高地之一,中部省份重要的中心城市。
河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是中共河南省委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是党和国家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河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是统一战线人才培养基地、理论研究基地、方针政策宣传基地。学院担负着全省民主党派代表人士、无党派代表人士、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宗教界代表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港澳台海外代表人士及统战干部等多方面的教育培训任务,同时积极开展港澳台及海外文化交流等文化战线工作。
学院创办于1958年9月,原名“河南省政治学校”,文革期间停办,1981年恢复,1990年更名为“河南省社会主义学院”。2009年明确为参照公务员管理正厅级事业单位,内设办公室、教务处、总务处、教研室等处级职能部门。2008年经省编办同意,学院同时加挂“河南省中华文化学院”的牌子,旨在通过弘扬中华文化(中原文化)和介绍中国国情(河南省情),开展面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华侨的文化交流活动,促进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融合。
办学任务:
办学任务:
根据中共中央统战部下发的《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暂行条例》,按照省委要求,根据省委统战部关于全省统一战线教育培训规划总体部署,明确了河南省社会主义学院的基本任务是:
(一)教育培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
(二)教育培训统一战线其他方面的代表人士;
(三)教育培训统战工作干部;
(四) 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
(五)学习、研究和宣传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方针和政策;
(六)发挥“主阵地”、“三个基地”职能,服务于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规划;
(七)根据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的精神与要求、把宪法法律作为学院必修课,切实推进法制教育;
(八)筹办并办好《河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探索统一战线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九)发挥河南省中华文化学院作为我省海外文化统战工作重要阵地的作用,以中原文化为特色,开展文化研究,加强对外交流。
办学特色与业绩:
办学特色与业绩:
河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是一所独具特色的政治院校,始终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基础,以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为保证,以行政后勤服务为保障,正确认识和把握统一战线干部教育工作的规律,全面推进学院的工作,为培养高素质的统一战线三支干部队伍服务,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河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全面落实贯彻中共中央《2010—2020年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纲要》和《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社院姓“社”,按照省委统战部关于全省统一战线教育培训工作总体部署,结合河南省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实际,理清思路,开拓创新,务实奋进,不断完善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主题,以基础理论、政治素养、统战政策、法律知识、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一个主题、五个方面”的教学布局。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政党建设理论实践、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宪法法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作为培训的基本内容。突出统一战线特色,突出政治共识教育,突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拓宽教育培训渠道,扩大教育培训规模,不断提高教育培训质量,着力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着力服务全面加强参政党建设,着力服务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
从学院复办至2014年底共举办学习班、培训班274期,培训学员13500余人,培训了大批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党的统一战线干部以及其他方面人才,为推动河南省统一战线事业服务科学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从学院复办至2014年底,先后独立编写、与有关单位合作编写了《河南统战工作》、《统一战线人才培训教程》、《新时期统一战线概论》、《理论探索》等培训教材与理论专著10部,成功申报并完成各类课题10余项,在各种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90余篇,其中10余篇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发表,学术成果的转载率与引用率连年攀升。在各类学术研讨会、统战征文及评奖活动中,共荣获各类奖项20多项,教学活动“破冰之旅”荣获全国社会主义学院优秀教学成果奖等荣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省委重视与期望:
省委重视与期望:
社会主义学院是在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亲自关怀下创办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她的成长记载着党和国家历届领导人的关怀和厚望。在统一战线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习近平同志说“社会主义学院作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联合党校,统一战线干部学习培训的基地,就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在统一战线干部培训中,社会主义学院肩负的政治责任和历史责任都是非常重大的。”他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学院要“积极探索高层次、正规化、有特色的办学路子”,“坚持以自我教育为主的方针、探索自我教育的新形式”,“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具有统战特色的教学体系”,“拓宽办学渠道,扩大辐射范围”等要求,对于在新时期准确把握党外代表人士成长规律和社会主义学院办学规律,更好的适应党外人士教育培训工作新形势新要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河南省社会主义学院五十余年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中共河南省委的重视、关怀和指导。省委统战部把学院的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从1958年建校之初,时任省委副书记兼统战部部长刘鸿文便担任校长,副省长嵇文甫、统战部副部长赵致平担任副校长,此后,历届部长都为学院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对学院对统一战线代表人士教育培训工作高度重视,经常视察指导教学工作,想方设法解决学院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陶明伦对学院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指出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学院主阵地作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推进学院正规化建设。省委委员、常务副部长孟令峰对学院教学工作重视有加,多次参加培训班开学典礼并为学员作专题指导。河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党组书记张春香兼任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全面主持学院工作。
学院未来发展:
学院未来发展:
一、建设创新型学习型学院
准确把握河南省社会主义学院的新使命,建设创新型学院,把握党外干部成长规律和社会主义学院教育培训规律,学习引进现代教育培训新理念,联系实际,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敢于打破陈规,创造性地开展学院工作。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积极寻求行之有效的培训创新路径和方法,大胆进行办学实践。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建设学习型学院,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以学习促工作,以工作促学习,形成注重学习的用人导向,培养学员之间与教职工之间互助互学的良好学风。创新学习方式,开展研讨式、宣讲式、开放化、网络化学习,增强学习型学院建设的常态化、吸引力和实效性。
二、打造精品学术理论平台
加强科研规划,认真办好《河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积极整合力量,拟成立协商民主、多党合作、依法治国等三个研究中心,组织各方面研究力量,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以学报为承载,研究中心为依托,打造学术理论研究平台,推出一批科研精品力作和高端成果,推动学院科研工作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提升科研咨政工作水平,更好地发挥 “智库”作用,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服务,不断扩大学院科研工作在省内外的社会影响力。
三、改革完善教学布局模式
认真贯彻落实《纲要》精神,不断完善河南省社会主义学院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主题,以基础理论、政治素养、统战政策、法律知识、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一个主题、五个方面”的教学布局。大力推进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在主体班次推广研究式、案例式、互动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新型教学方法。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开发和完善现场教学课程,挖掘具有统战特色、社院特点的现场教学资源,加大现场教学比重,充分发挥新开辟的现场教学基地和已有的红旗渠干部学院等现场教学基地的资源优势,进一步增强培训效果。
四、全力推进新校区迁建工程
经省委省政府批准,河南省社会主义学院迁建项目于2009年在省发改委立项,2011年破土动工,被列为河南省重点工程,概算总投资15894万元,由同舟大厦及裙楼、同心楼、同力楼等部分组成,新校区项目占地122亩,建筑面积40000多平方米,分两期实施,建成后将大大改善学院办学条件。
学院新校区位于郑东新区龙子湖高校园区内,交通便捷,紧邻郑州地铁1号线市体育中心站,地铁、公交、自驾到达亚洲最大的火车站之一,全国唯一“米”字型高铁枢纽站——郑州东站仅需十分钟车程。高校园区内环境静谧,与十多所省内著名高校为邻可以实现院校间的资源共享、共同发展。新校区建成使用后,可容纳750人同期住宿培训。新校区规划建有教学楼、学员宿舍、电子信息中心,图书阅览中心、多媒体会议中心、大型现代化报告厅,民族餐厅与宗教餐厅,为广大学员提供良好的培训、交流与生活环境。学院规划建成50米长,8泳道国际标准游泳馆、篮球场、乒乓球室以及其他高雅健身设施,方便学员在学习培训之余放松身心,锻炼身体。